魏君丽雕塑艺术工作室招生简章及工艺介绍(3)
烫画工艺技法
传统烙铁是烫画的主要工具,最早人们用火钩子之类的铁器,在炭火上加热后进行熨烫。把粗细不同的钢筋一端磨制成各种形状或焊上一块厚铁板,再将铁板制成烙铁的形状,然后磨平,放在炉火里烧便可用来烫画,如果准备一套轮换使用,可节省时间,这种烙铁之为烙铁,它的特点是温度,烫出来的线条粗犷、奔放、处理大面积深色画面时又快又省力,而且有虚有实,有浓有淡,具有中国画大写的泼墨特色。与其它烫具结合使用,如电烙铁、电烫笔等,可使画面的表面力更丰富,火烙铁的缺点不是保持恒温,而且必须配备火炉才能使用,用起来比较困难,如不做特殊效果一般不大使用烙铁 电烙铁,即进行焊接用的工具。将紫铜焊头磨成各种所需的形状,以适用烫各种线条、块面的需要。
l 电烙铁分内热式和外热式。有20W30W75W200W等规格。各种不同型号的烙铁可表面不同效果的线条和块面。自学烫画者可备一把20W内热式电烙铁和一把200W外热式电烙铁变换使用,就能满足一般烫画技法的需要。20W内热式电烙铁小巧玲珑,使用方便,用它可以烫比较工细的纸烫画和肖像烫画。
l 200W电烙铁,可以将紫铜焊头加工成扁铲状或蛇头状,用扁铲状烙铁可烫大面积色调,用蛇头状格铁头可烫出各种线条。电烙铁的特点是能够保持相对恒温,配用接触调压器可以任意调节烙铁温度,如果在电源线上或烙铁柄上安装一只电源开关,可随时启闭电源,也可以任意调节烙铁的温度,此法简便易行。
l 电烫笔目前以电烫笔自制的微型电烙铁为最理想的烫画工具。它的特点是:体积小,使用方便,升温快,最多不超过16V电压,对人没生命危险,安全可靠,通过变压器调节电压,可以变换烙铁的温度用电烫笔可以烫出丰富的笔法如毛笔中的顿挫、点飞、磨擦、勾勒等均能得到充分的发挥。在纸上则可以烫出棕色素描和石版画的效果,是纸烫画必不可少的工具。
l 变压器烫画用的变压器有接触调压器和调节变压器之分。接触调压的功率为500W和1000W等,多与电烙铁结合使用,也可以配电烫笔用,但要防止电压升得太高会烧断电炉丝或发生触电危险,一般烫画所需的变压器功率在500W就可以了。 用边长大小于8公分的变压器铁芯(可用36V低压安全变压器改变),缠绕直径1.0毫米的漆包线,每升压2V抽出一根线头,直到12V~16V。绕成变压器功率不小于50W~70W。把缠好的变压器固定在木盒或铁盒里,在输入路线上装一支电源开关,输出线路上装一支分线开关和两支接线柱,再装一只指示灯,以观察变压器的工作情况,烫画用调节变压器就做成了。工作时将电烫笔线路接地输出接线柱上,再将变压器接上220V电源,只要搬动分线开关,就可调节电压,达到调节烫笔温度的目的。
l 辅助工具烫画用的工具除烙铁、电烫笔、变压器以外,还有些辅助工具,如磨具、烙铁支架、最景框、玻璃片、铅笔、橡皮、小刀、直尺、三角板等。
A 磨具砂纸或砂布是在烫画前把木板打光或修改画面用,根据需要可以选用不同型号的砂纸、砂布。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动刨光机。
B 烙铁支架将直径4毫米,长50公分铁丝焊成几个连续波浪形,
把两端折回或固定在长形的木板上,便成烙铁支架,用时放在工作台旁,把烧热的烙头搭在以架上,防止烫坏桌面或引起火
C 聚景框
把两块20公分见方的硬纸剪成7型,内角相对,中间形成方孔,就做成一个活动取景框。
D 玻璃片
烫画时,发现差错,可选边缘呈弧形而且锋利的碎玻璃片,将其凸形边缘轻轻地刮掉,用玻璃片刮较重的色调比用砂纸打快得多,而且水赃画面,玻璃片的另一用途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刮出特定的效果,如表现皮毛,蓬松的发丝或岩石旁的杂草等。
E 铅笔
1、在木板上用铅笔勾画以棕色彩笔为宜,也可用普通的中性铅笔。
钳子,螺丝刀和试电等工具也需备一套,用以简单的修理。
此外,还有一些不常用或是做特殊效果的烫画工具,如煤火炉、液化气灶、喷灯、熔焊机、焊松、模板等。这些工具在火焰焰烘烤烫画法里再介绍。
2、烫画的基本技法学习烫画不但要掌握烫画的基本技法,还要了解一些其它绘画的基本方法,如中国画的白描,写意和工具;西画的素描和版画、剪纸等其它画种,了解各种绘画方法是为了吸收新的营养,丰富烫画的技巧。由于烫画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材料不同,所形成的技巧确有它的独到之处。前人积累了使用这些工具的丰富经验,逐步形成我国民间烫画艺术风格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,烫画的工具也不断更新。学习烫画首先要熟悉烫画工具的性能,掌握使用方法,如各种烙铁的运用,温度的调节、木纹的处理和点线面的烫法,各种烙铁的性能不同,使用方法和表面的效果也不一样。
(1)构图一幅好的烫画作品也和其它美术作品一样,必须要付出艰苦的艺术劳动。要事先画好草图,这与其它画种的创作方法是一样的,画稿反复修改,力求构图准确,不要急于定稿,如果在烫画过程中发现构图上的错误,再修改就难。尤其是在纸上或布上烫画,大修大改是不可能的,木板烫画虽然采用玻璃片、砂纸等工具进行刮、磨等修改方法,但经过反复修改过的板面会产生凹坑,由于凹坑对光线反射不均,致使画面上出现不谐调的感觉,所以勾稿要严谨、烫画时要慎重,避免反复修改。勾草图不一定非在纸上进行,有些烫画题材可以勾腹稿,如得到一块很理想的胶合板,其木纹正看为水,反看为云……。经过反复揣摩,把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素材与木板的纹理有机地结合起来,精心构思后,用铅笔木板上勾出简炼的草图,然后用电烙铁熨烫,会创作出别有情趣的烫画。在木板上勾草图,宜用棕色彩铜笔或中性黑铅笔。用软铜笔容易弄脏画面,一旦铅末被擦进木纹里就很难擦净。如果用太硬的铅笔,稍微用力就有可能将笔痕划进木质里。以2H~2B铅笔为宜,画时用力要轻,笔道要简,已被弄脏的画面要用软橡皮擦去,橡皮擦不掉的部分,用细砂纸顺着木纹的方向轻轻擦一遍。
(2)选板木板烫画是以各种木板为材料进行创作的。
有椴木、杨木、松木、柳木、黄杨木、冬青木和菲律宾木等。常见的烫画是用各种木材做的胶合板,一般以椴木、杨木做的三层胶合板为佳。因其色泽洁白,木质细腻,纹理不太明显,适合烫多种题材,黄杨木和冬青木是烫画用的上好材料,只是因为这种材料比较稀少,不能普遍的使用。水曲柳胶合板木质粗糙,质地坚硬,用它烫画比较困难,但利用它那明显、流畅而富于变化的自然纹理可以创作耐人寻味的作品。菲律宾胶合板,木板较粗,有乳白、红褐等色,它的木质较软,容易被烫焦,烫痕呈黑褐色,画面色调沉着,适于烫一定题材的山水和人物。 各种板材的质地不同,烫画的效果也不一样,可根据个人爱好、习惯以及题材的需要来选择。 烫山、水、花、鸟画所需要的板材质量一般要求不严格,各种板材均可采用,烫人物肖像画或某些特定题材的作品时就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板材,如表现肤色比较粗黑的人物肖像,可选择质地略粗、色调沉着的菲律宾木板;表现青年妇女或儿童肖像可选用质地细腻、色泽洁白的椴木板,烫素描效果的画,所选用的板材质量要高,以板面无疤痕、无接缝、色泽一致,木纹不显的椴、杨木为上乘。有的木疤痕赶在画面色调最深部位,只要不影响画面效果也可以用三合板有3尺×6尺,4尺×8尺(英尺)等规格。表面一层有独板粘贴的,也有两三张薄板拼起来的,在木板接缝的地方烫均匀的灰色调时,会留下一条疤痕。因此烫素描人物肖像一般不用有接缝的胶合板,至少使少使接缝避开面部。有一种椴木板的疤痕不明显,但在不同方向的光源照射下,疤痕的颜色深浅会不断变化,在大面积均匀的浅灰调子里出现这种疤,非常跳跃,与周围的色调总不谐调,这种木板不宜作像画。做家具都以色泽一致、板面光滑、结实耐用的木板为上等。而烫画的木板则根据板面是否符合题材的需要为标准。木工认为的劣等板有可能是烫画用的上等板,朽木的自然色彩和纹理是否能够利用呢?经过仔细的观察、细心揣摩,有些木纹或者如云或者似水,经过剪截、切割、再点缀以适当的景场,则可能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烫画作品。 整张三合板不要轻易轻割。通过取景框的方孔观察木板上分布的木纹,或取正方形,或取长方形,以最理想的部位作画面,选取三合板的木纹要兼顾到它的正面和反面,往往三合板背面的木纹比正面还适于形成理想的画面。有时同一片木纹这样看象水,倒过来看象云竖着看则变成奇峰,几种效果反复比较,并同时考虑在画面上如何点缀景物,以及完成后的画面效果。最后确定一种方案或取云或取水或取峰峦,根据创作题材的需要,统筹安排,量出尺寸,然后再进行急割合理使用板材,可以烫出更多形式的烫画作品,如不事先对整张板进行分折、选择、切割,找出那些自然赐于的天然之趣,就会无意之中破坏木板的纹理,这时非常令人遗憾的。
(3)木板加工
选好的木板如果质地特别粗糙或陈旧,可用净刨刨光,新板可用砂布或砂纸打磨光滑,擦板对顺着木纹的方向。既不能横向擦,也不能转圈乱擦一气,如果横向无规律地乱擦,会在木板上留下横七竖八的划痕,很通信班再把它擦掉。擦木板是一项体力劳动,板子数量不多,可用手持砂布直接擦,把砂布或砂纸包在一块平整而光滑的木块上,擦起来不但速度快,而且省力,生产大批烫画,可使用擦板器(剖光机)比手工擦板可节约十倍时间,而且擦的质量也好。三层胶合板比较薄,用锋利的刀就可割开。较厚的五合板一般都用手锯或刀锯开。
(4)拓稿
把稿子拓到三合板上,最好用陈旧的复写纸。新的复写纸不但污染板面,而且留下沉色的印痕,烫画时是比较难擦掉的,会影响画面效果。新的复写纸可用软纸将其表层颜色轻轻擦去,然后放在阳光下经过曝晒再用。另一种方法是;用中国华牌速写铅笔在白报纸上均匀地涂上铅粉,用它来代替复写纸比较理想,用炭铅笔和棕色炭精棒涂比较快,涂好以后用软纸和软布轻轻擦一遍,炭粉既牢固又均匀,也可以在稿子背后直接涂上炭笔粉,但不要涂得过深,以免弄脏板面。
用这种复写纸印出的痕迹,在烫完画以后很容易用橡皮擦去。
把画稿与三合板对好,用夹子把画稿一侧夹住,防止移动,用硬铅笔沿着画稿的轮廓和结构拓印。不需要很细致的描绘,只表示出线的精确位置,注意不要有漏拓的地方。
(5)烙铁温度与运笔速度对色调的影响
烫画虽没有五颜六色之分,象炭笔素描一样有五大色调,水墨画的五色是靠毛笔中含墨和水份的多少来决定。画炭笔素描,靠炭笔在纸上画的层次多少和用力大小决定色调深浅,层次越多,压力越大,色调越重,反之越调越轻。用烙铁烫画,可采用象炭笔素描那样反复熨汤,增加层次的办法来解决色调的深浅。还要靠运笔的速度和调节烙铁的温度等办法来表面不同深浅的色调。这也是烫画所独有的技法。
烙铁在恒温下工作,运笔速度快,所烫出的色调就浅,速度慢,色调就深。温度截止高,速度越慢,烫出的色调就越深。温度与速度是结合运用的,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。烫较大的画或写意山水、花鸟画,笔触较长,烙铁下去有加旋的余地。烫浅调子可用较快的速度,很少调节熔铁的温度,主要靠运笔速度,腕力的大小和增加层交的办法达到色调的深浅变化。画幅很少或是刻划人物的细微部,笔触很短,运笔没有多大的活动范围,如眼睛或鼻部的高光,是不能用高温快速解决的。必须把烙铁的温度降到适当的度数,用慢速在眼球的高光部小心翼翼地熨烫,留出高光点,烫鼻部的高光时,把烙铁温度降到最低烙铁在木板上放两、三秒才能把木板烫出淡淡的焦色,烘烫高光的周围留出高光。高温快速法烫出的浅调子与低温慢速烫出的浅调子有质的区别。前者质地粗糙,后者质地细腻,因此不宁根据画面的需要,烫出的远山和云雾色调柔和。用高温快速烘烫近处岩石的亮部,表现出的色调虽浅,但显得质地粗糙,体现了岩石的质感。烙铁在变换温度时,有一个时间过程,如果频繁调节温度就会浪费时间,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可根据画面的需要,先用高温把较深色调烫完,再适当调节烙铁的温度烫中间色或浅色调,最后统一调整。
(6)烙铁的运用火烙铁将烙铁头在炉头里烧烤,凭烫画经验和感觉或在其它木板上试烫来测定其温度,因这种烙铁温度变化很快,离开炉火就会降低温度,使用时间可先烫色高较深的部位,待温度下来时,再烫色调较浅的部位,烙铁在炉火里烽烤,烙铁头容易粘上炉灰等异物,取出火炉时先在石板上快速擦几下再用,如要火炉里放一只盒,把烙铁头放在铁盒里一起烧,这样就可避免粘在炉灰而弄脏画面。用火烙铁烫画的动作与姿式其它绘画方法有所不同。因火烙铁比较笨重,操作时离不开火炉,只有站立案或把画板放在地面,蹲下操作,才能运笔自如,烫画时的烟雾比较大,对人体有一定影响,故不宜坐着烫画。操作时,手握紧烙铁方能有力,下“笔”才准确,有时烫大面积的重色调,要双手紧握烙铁,两臂同时用力推拉,烫出的色调均匀。而且颜色油黑发亮。烫块画时,将扁平烙铁头平放在木板上,用臂力推拉,掌握好运烫的速度和用力的大小,
可以烫出浓淡不同的色调。 把扁平烙铁头侧起或用蛇头状火烙铁,手臂同时操作,左右摇摆,进行推拉,有顿、有挫、有断、有续,可以烫出不同的色调。 用火烙铁烫出的画,“笔画”奔放,线条流畅,气韵生动,具有中国写意画的艺术效果。电烙铁用电烙铁烫画,操作方法与火烙铁基本相似。功率较大的电烙铁比较重,可用钢筋做一铁勾子套在电烙铁外壳的前端,用左用协助操作,即能掌握烙铁的平稳又可帮助加力。 用电烙铁的尖端或侧面在木板上进行推位,以动作的轻重、缓急烫出不同效果的线条。烘烫大面积淡色块,用较低温度的扁平烙铁慢烘烫。下笔时要轻,运笔时要稳,收笔时还要轻,这样烫出的色块两头虚,中间实。色块衔接处应自然不露痕迹,烫出的色块才能均匀。行笔时手握紧烙铁,中途不可停顿,否则就会提出黑色斑点,画面显得脏乱,烫深色块画时与用火各铁的方法一样,要随时清除烙铁头上的污垢,否则烫出的深黑色显得干涩无光,而且色调也不易烫均匀。烫点子,一般都用普通电烙铁头或蛇头状电烙铁头的尖端,因烙铁头不象毛笔那样柔软,能表现出丰富的点法,烫出的点子显得单调,在烫点时,手要不断变换角度,并掌握好烫每个点的不同时间和压力。这样烫出的点有大有小,有横点有竖点,其变化就丰富多了。 烫笔电烫笔体积小巧,使用灵便,适用范围比较广。除作木板烫画外,还是纸烫画,布烫画和它工艺烫画不可少的理想工具,使和电烫笔的方法是烫画的主要技法。
初学烫画时,手中的工具不能熟练掌握,可在碎板上作基本练习,要做到五点:
A掌握执笔的方法。
B了解烫画的功能。
C在木板或纸上烫出各种均匀的色调。
D用烫笔在木板任意加深或消除木板的纹理,并显得自然而不露痕迹。
E熟练地掌握笔温度和运笔速度对色调的影响。 电烫笔的执法与铜笔、钢笔等执法基本相似。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烫笔柄两侧,中指在下方托住烫笔柄,因为烙铁温度很高,烙铁杆就相应的增长,手离烫头距离远、执烫笔时不得不悬起腕,这是与钢笔的执法有所区别的地方。用钢笔或铅笔写字画画,手指或手腕的动作变化不多,使用烫笔作画时,由于表现的需要,手指和手腕需要不停地变化动作,以求得烙痕不同的点线效果,烫笔与毛笔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,我们应当把前人的绘画经验融合到烫画的技法中去。毛笔的笔锋是软的,烫笔头是硬的,它们在运笔的时候,都有顺笔、逆笔和顿、挫、转、折等笔法之说,表现出笔痕与烙痕效果有相似之处,但在运笔时,笔头的各自形态是一样的,毛笔划出的顺、逆笔效果有质感的差别,而烫笔烫出的顺、逆笔效果没有质感的差别,只是靠运笔方向不同的烙痕表面不同的逆感。就烫笔头的不同部位而言。可分平锋、边锋、尖锋、和烫笔头根部等,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。平锋—烫笔头底部较平的宽面,一般用来烫宽线、块面或各种点,烫笔头纵着运用烫出的线圆润而流畅;横着运用烫出的线则方而枯涩。用平锋烫点,因手腕用力不同可烫大小、虚实不同的点。腕越低,用力越大,烫出的点越大,速度慢,时间长,点子就重,反之点就小,色调就轻,将笔头用力向下按,前锋部分用力大就实,后锋部分因用力小就虚。笔头是长圆形的,用通常握笔可以烫竖点用手腕一转,笔头横过来就可以烫横点。面是点的扩大,如用烫笔平锋可一笔烫出一个面(较大的点)。有些则是点或线的组合,用烫笔平锋表面的块面,就象用炭笔画素描那样一笔笔排列短线,一层层往上加深色调,直到适中为止。用这种方法可烫明暗素描肖像,尤其更适合在纸上烫素描肖像,这是烫画中较难的技法。有些人用烫笔表面大面积的色调会感到吃力,烫出色调深浅不均,又脏又乱,就象不会用炭笔画素描一样,其原因:一是对烫笔性能不熟,手执烫笔还不稳,烫出的点必然麻麻点点;二是没有掌握烫笔的运笔方法,色块要烫均匀,关键在起笔和收笔的动作。起笔(落笔)不猛,中途行笔手要稳重有惫。收笔(提笔)要轻。烫出的烙痕是中间实两实虚。笔笔组合衔接,好就能烫出大面积人的色块。假如用慢动作分析烫笔头的运动,就象飞机在跑道上起飞或降落一样;笔头轻轻地逐渐下落,现轻轻地提起,呈弧线形,是正确的运笔方法落笔重,行笔不稳,时有停顿,烫出的烙痕砂实或中间有滞笔,笔笔衔接不自然,组成色块就显得污浊,是错误的运笔方法。 边锋—烫笔头较窄的两个侧面,多用来烫线条或表现皱法,也用它烫各种长点。烫线条多用烫笔左侧边锋,将笔头侧起木板上推拉就可烫线,因笔头侧起的角度不同,可以烫出各种粗细不同的线。侧的角度小,烫出来的线条粗,侧的角度大,烫出来的线条就细。用这种方法表现出来皱线,两头尖,色调深,线条流畅。表现岩石的斧劈皱、马牙皴、刮铁皱等多用烫笔的边锋,用边锋还可以表现松针,竹叶等较长的点。皱法和点法,即可用左边锋,也可用左边锋。尖端—离电炉丝最远的笔尖部。笔法虽小,功能齐全,多用它表现物体的细部可较细的烫线。